背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有效控制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自1994年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定为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施行直接面视下服药的全程督导管理(DOT)。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但高的DOTS策略覆盖率并不意味着高的DOT执行率,在DOT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执行难以普遍落实的问题。有关研究显示:在一些DOTS策略覆盖地区DOT执行率平均不到50%。DOT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核心,其执行率在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却如此之大,问题何在?DOT实施过程中相关执行者以及结核病人对DOT的认识、态度如何?有何需求?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了解结核病DOT相关者对结核病DOT管理模式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了解肺结核病患者在获得结核病DOT方面的主要障碍;探求经济有效、管理方便、医患双方易于接受的肺结核化疗管理模式,为调整和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非概率目的抽样,依照DOTS实施好、中、差水平,在河南省选取三个市、县中DOT相关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结核病DOT相关者对DOT的认识、态度和需求。 定性部分数据按调查提纲或专题形式归类总结;定量部分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 结果 肺结核病人:多数知道自己应该服用多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并且服用较规则;37.7%治疗过程中有人看着服药;76.3%认为没有必要让人看着自己服药;部分由于担心受歧视而不愿接受督导管理;距督导医生距离的远近影响DOT的执行;82%愿意选择家人做自己的督导员。 村(社区)督导医生:61%认为结核病人DOT管理没有必要;52.1%的督导医生认为每周一次询问病人服药情况较为合适;多数担心面视病人服药或许易被传染结核病;62.6%认为发给60~80元的管理费并不能补偿他们在管理病人中所付出的劳动。 家庭督导员:对病人进行督导管理,解决了因距离、隐私、或年老体弱而不便或不愿接受村医生或社区医生督导服药的情形;愿意督导家人服药,希望能更多地接受一些结核病防治知识方面的教育。 乡镇(区)级防疫人员:认为对乡级防疫人员的管理体制直接制约DOT的开展;防疫经费不足影响DOT的开展;区一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力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县(市)级结防人员:认为对肺结核病人实行DOT管理的很重要但实施困难;结防经费不足、基层结防人员不稳定制约DOT的开展;领导重视是做好病人管理工作的前提;体制因素影响三级防痨网的建设,目前网底力量薄弱,上级机构对网底的掌控能力不足。 结论 目前对结核病人采取的直接面视下服药的督导管理(DOT),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一方面,作为DOT服务的提供者,县、乡、村三级防痨医生对DOT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影响到DOT的执行效果。目前,三级防痨网虽然健全,但县、乡两级防痨网自身存在着诸如结防经费不足,结防人员力量不足、劳动强度大、待遇差等不利因素制约结核病DOT的开展;村医生是三级防痨网的网底,但他们目前仍处于“自由职业者”的状态,上级防疫部门对他们缺乏权威性约束与管理力度也影响DOT的实施。 另一方面,病人对DOT管理多数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吃药是自己的事,自己能够坚持完成疗程,没必要在医生的监督下服药;其次,担心歧视、距医生距离远、感觉去医生处服药不方便也使一些病人脱离DOT管理。 对结核病人实施DOT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本调查发现,尽管目前病人没有完全按要求做到面视服药,多数病人还是表现出了较好的服药依从性,这与病人在县结防机构就诊确定为免费对象时医生对其进行的健康教育有关。所以,在加强三级防痨网队伍能力建设的同时,建议由家庭督导员或志愿者共同参与对病人进行管理,由村医或社区医生每1-2周对病人访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