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居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刺激。吸烟病人应戒烟,这一点十分重要。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出现痰液粘稠或痰少咳剧等症状,可口服复方甘草合剂或其他法痰止咳药物。但需注意:①药物应饭后服用,尤其是含有甘草的药物,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片等,如空腹服用对胃粘膜刺激较强,会产生不适;②叮剂、合剂药物服用后,最好不再饮水,以保持咽部局部作用,止咳效果会更好。此外,不可忽视叩背排痰的重要性,卧床病人还应定时更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 3.对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或并发肺气肿的病人,应选用解痉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喘定、舒喘灵气雾剂等,如有明显的呼吸加快,呼吸费力,应行氧疗。 4.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有时会有肺大泡生成,尤其是体型消瘦的老年人,日常起居应注意避免胸、腹内压过高,如不用力屏气、不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等。病人如突发胸痛、气闷及明显呼吸困难,可能为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不必过于惊慌,应及时给予氧疗并到医院就诊,向医生提供正确详实的病史。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水肿,家人应注意观察水肿增长、消退情况并记录全天的尿量,作为服用利尿剂的依据。在服用利尿剂期间,应注意补充钾,除了服用药物氯化钾外,多食桔子、橙子或饮用鲜橙汁都可起到补钾的作用。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往往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因此这种病人一旦受凉应及时用药控制感冒症状,同时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有无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是否费力,是否出现气喘,嘴唇和指甲未端是否颜色发紫等等,一旦出现气短、胸闷、气喘、末梢紫钳等明显呼吸衰竭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要学会以消耗最少的能量和氧气,达到最大可能的肺膨胀:①要处于舒适的体位,最好的是端坐的体位;②要学会放松肩和颈部肌肉;③呼吸时尽量延长呼气时间;④尽量保持有节律的呼服;⑤养成安静、不慌张的习惯。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家中禁用镇静剂,无论病人是在缓解期还是在发作期。千万不可认为睡眠不好,吃两片安定,好好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因为这些药物抑制呼吸中枢,并可引起呼吸暂停,。 9。有条件的病人可在家中氧疗,每日15小时,最好在夜间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氧疗时氧流量一定不可过高,保证持续低流量吸氧,即1~2升/分,必须经常检查流量表,保证氧流量稳定在此范围内。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应坚持呼吸操训练:取立位(可坐或仰卧),一手放前胸,一手放腹部,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挺腹、呼气时腹壁向内收缩,使腹壁的活动度尽量大。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3,做到深吸缓呼,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将口唇缩拢如吹口哨样。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可以使隔肌活动度增加,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要加强个人防护,在寒冷季节或气候转变时,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12.在饮食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应摄入充足的热能、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和减少感染的机会少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蛋白质每日摄入量为1.2~1.5克/公斤(体重),以优质蛋白为主。由于奶制品易使痰液变稠而不利于排痰,会加重感染,应避免,但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应每日补钙:克。②每日进食维生素cl00毫克、维生素a5000国际单位,以增强支气管粘膜上皮的防御能力,维持正常的支气管粘液分泌和纤毛活动,改善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支气管粘膜修复。③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生硬食物,因其可刺激气管引起阵发性咳嗽。④茶碱类药物易引起胃肠道副反应,应注意避免饮用咖啡、茶和可口可乐等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