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结核病控制面临的挑战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忽视结核病控制工作,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结核病与艾滋病的相互影响,耐药结核病的不断增加——
中国的结核病控制面临的挑战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艰巨。当前,全国仍有一半的地区还没有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
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全国将新增结核病患者2000-3000万人,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部分地区政府的承诺不能兑现,防治经费不到位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第一要素是各级政府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承诺,防治经费的落实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保障,是政府承诺的具体体现。目前,一些省、市(地)和县级政府部门领导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对结核病防治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地区在争取项目的时候,积极承诺保证配套经费及人员的落实,但在项目实施时结核病防治经费却不能足额到位,特别是县级,平均到位不足60%,将严重地影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结核病防治法规有待完善
为加强结核病的法制化管理,在《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卫生部于1990年下发了《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但由于结核病在我国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结核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有其特殊性,原来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亟待制订适合我国结核病控制现状的法规。
三、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不足
由于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基层人员待遇难于落实,结核病防治人员严重不足。按照我国的结核病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和有经验人员的比例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工作的需要,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力不足现象日益突出。
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低
到2003年,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为85%,目前还有部分县没有机构和人员从事结核病控制工作,很难适应中国结核病疫情和工作任务的需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质量也有待提高。
五、病人发现率较低
由于政府承诺不足、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低、项目启动缓慢、公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结核病人经济困难、综合医疗机构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导致我国结核病发现率不足30%,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到2005年达到70%的发现率相差较远,低病人发现率是制约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有效实施的一个主要因素。
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还不够普及
由于目前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且主要发生在农村,加上对结核病的健康宣传的不足,据调查,在结核病人中,有60%的病人从没有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七、流动人口的骤增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增加了难度
流动人口通常来自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农村地区,是受结核病感染高的群体,流入城市后,为了谋生择业,结核病发病机会增多,从而使得业已得到基本控制的城市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
八、耐药病人增加将影响我国结核病疫情的控制
由于病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正规治疗与管理,耐药结核病的增多成为我国未来结核病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人中, 1/4在中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将使我们目前的结核病的治疗方法失去效力,从而使结核病重新成为不治之症。
九、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的增加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两病并发约占艾滋病病人的80%-50%。根据研究,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病人中估计一半病人最终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而死亡。我国结核病与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不容乐观,已经出现的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将加重我国结核病疫情,增加结核病工作的难度。